首页 > 实时讯息 >

刑事法官说|河南周口市胡海山:法槌落处有乡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9 09:49:00    

黝黑的皮肤,亲和的笑容,一开口那浓浓的乡音便扑面而来— —这便是商水县人民法院刑事法官胡海山给人的第一印象。1999年,他从军营踏入法院大门,足迹踏遍书记员、监察室、信访办、乡村法庭,直至2022年扛起刑事审判的重担。岁月流转,角色更迭,唯一不变的,是他骨子里那份与乡土血脉相连的质朴情怀。

“法官不是高高在上的‘官’,是咱老百姓信得过的‘解铃人’!”自披上法袍那天起,胡海山就把这句话刻在了心里。他深知,每起案件背后都连着民心,直接关乎群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任,而乡村矛盾纠纷能否妥善化解,更牵涉一方安定。

今年六月,一起发生在黄寨镇的故意伤害案摆上胡海山的案头。卷宗冰冷,案情却灼心:被告人胡忠与被害人胡诚,同门同宗,几十年的老交情。一场鸡毛蒜皮的争吵,几句口角升级为拳脚相向——胡诚抄起铁锹,胡忠亮出匕首。结局是胡诚轻伤二级,胡忠也受了轻微伤。报警自首的胡忠,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

伤情鉴定、证人证言清晰明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可胡海山的心却沉甸甸的:“一纸判决下去,这俩老哥几十年的情分,怕是真要断得干干净净了。”他清楚,解开这疙瘩的关键,在那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上。

胡海山先找到胡忠,问他是否愿意出钱赔偿。他态度还不错:“他(胡诚)花的钱,我愿意赔!我也受伤了,我这医药费咋弄?”

“你的损失咱们可以一起算,商量好了就一次解决,要是商量不好你可以另行起诉。”胡海山释法明理。

“好。该我出多少钱我就出多少。”胡忠点了头。

转身,胡海山又迈进胡诚家门。“老哥,你们俩几十年的邻居,一辈子的交情了。这辈人闹别扭,下辈人还能好好相处吗?要是因为这结了仇,以后还咋见面啊!”老胡刚出院,正在气头上,咽不下这口气,不同意调解。

胡海山又托村里的会管事的人去劝胡诚,都是乡里乡亲的,胡忠愿意出钱赔偿,这事就算了。胡诚觉得受了委屈,张嘴就要 10 万元。

胡海山还得劝胡诚:“你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各项费用加起来不到7万,胡诚的轻微伤也花钱了,他花的钱不叫你出了。你们俩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你能真叫他坐牢吗?不能因为这点事结仇。你拿到赔偿款,给他出谅解书,我们对他从轻处罚。以后你们俩还像原来一样。”就这样前后劝了胡诚三次,律师也帮忙做工作,胡诚终于同意赔偿款只要5万元。

赔偿款商量成了,谁出钱又成难题了。胡海山想到胡忠在外打工的儿子,电话打过去,小伙子只急吼吼地问:“俺爹咋样?啥时能出来?”一提钱,电话那头只剩忙音。

胡海山叹口气,转头找到胡忠的妻子:“嫂子,孩子不管,咱不能不管啊!”

最终,在胡海山穿针引线下,民事赔偿调解协议签下了。法庭上,法槌落下:胡忠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被告人胡忠和被害人胡诚对这个结果都很满意,双方握手言和。胡忠对胡海山很是感激,还说以后就是吃点亏也不会再和人硬拼了。

在胡海山心中,刑事法官手中的法槌,分量极重。它不仅要敲出法律的威严与正义,更要敲出人心的温度与和解的可能。“乡里乡亲的纠纷,光盯着证据条文不行,得看人心冷暖。你把乡亲当亲人,他们才信你讲的理。”他常说,法庭不仅在庄严的审判庭里,更在村委会的调解桌旁,在飘着炊烟的乡间小路上,在晒谷场飘来的麦香里,在老百姓对“公道”二字那最朴素的期盼中。

来源:河南省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

编辑:彭先飞

河南省新闻热线请联系彭主任:17183836188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