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委托他人办事“翻车”咋办?法官详解委托合同权责边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18:40:00    

从委托他人买彩票、拿快递、照看宠物,到委托他人找工作、打官司、代购商品等等,委托合同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然而,由于委托合同涉及双方权利义务的约定与受托人处理事务的实际情况不符,也容易引发各种纠纷。

7月24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二庭副庭长张杨、法官助理陈国龙做客“法官来了”栏目 ,走进封面直播间,聚焦生活中的委托合同,以案说法,向市民解读委托合同的要点。

托人找关系“走后门”办事?

违反公序良俗的委托合同一律无效

只要花20万打通关系,就能让孩子上名校?升学季即将来临,法官再次提醒,千万不要听信这类说法。张杨介绍,委托合同是否有效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委托事项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以支付钱款的方式请托他人为孩子疏通关系办理入学,侵害了其他学生平等入学的权利,还扰乱了学校正常招生秩序和教育管理机制,违背了公序良俗,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双方之间的委托合同无效。

找受托人退钱,法院又能否支持委托人呢?张杨说,虽然因合同无效,双方不能继续履行合同,但是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由于受托人企图通过不当方式让孩子入学也存在一定的过错,这种情况法院不支持资金占用利息的返还。“但我们特别要提醒各位家长注意的是,有些中介公司就是个皮包公司,甚至收了钱后就跑路了,所以有没有能力把收的钱再退回来,也是家长要考虑的风险。”张杨说,在审判实践中,这种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况并不鲜见,有“找关系”销驾照扣分的,有“走后门”调动工作的,还有违法请托缴纳社保的,违法请托落户等情况。这些案件能到法院来,往往是既没办成事,受托人还不退钱财的情况。

“委托合同中,委托事项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否则委托合同很可能被认定无效,无法继续履行。部分受托人本身就是以骗取财物为目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如果违法请托事项被有关部门查处的话,那这些违法请托事项即使当时达到目的,也势必会被纠正。”张杨特别提醒市民,在托人办事时,一定要遵纪守法,共同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

委托他人炒虚拟货币赔钱

法院明确不支持索赔

近些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涨幅大、波动大,吸引了不少人“炒币”。随之而来的,法院接收到的此类诉讼也相对增加。那么,委托他人“炒币”亏了,能够索要赔偿吗?

法官举了一个例子。2023年,李某听说金某具有多年炒币经验,给金某转款12万元用于购买虚拟货币,后该虚拟货币出现严重贬值亏损。之后,李某要求退还钱财无果。庭审中,金某提交了代购虚拟货币的记录、购买虚拟货币的走势图,拟证明12万元已经购买了虚拟货币。

法院认为,李某委托金某购买虚拟货币,属从事虚拟货币的交易炒作行为,扰乱经济金融秩序,违背公序良俗,委托合同应属无效。金某未实施哄骗、引诱、承诺保本等行为,不存在过错,不应赔偿李某损失。李某购买虚拟货币的风险由李某自担。

陈国龙介绍,法律上,我国仅承认虚拟货币的财产属性,叫“虚拟财产”,类似于打游戏中的装备、皮肤等。我国基于防控金融风险的需要,目前对虚拟货币交易采取了严格禁止的态度,禁止虚拟货币的兑付、交易及流通,并且认为炒作虚拟货币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扰乱金融秩序。因此,私自投资虚拟货币不受法律保护。

法官提醒,一定要谨慎理性地看待虚拟货币的投资,不要盲目跟风。

受托人要注意些啥?

有偿、无偿委托情况不一样

在委托中,受托人应该注意些啥?法官提醒,一定要尽到自己的注意义务。“如果违反了注意义务,那么受托人是存在过错的。”陈国龙举了一个代买彩票的无偿委托案例,生动解读了此类情况。

甲乙二人是同事,都喜欢买彩票,平时都彼此代买过彩票。一天,甲请乙帮代买一张“还是老号码”的彩票,乙答应了。但乙当天很忙,忘记购买彩票了。事情就是这么巧,当晚的大奖就是甲的这个号码。之后,甲将乙告上了法院。“彩票本身是射幸合同,是否中奖存在一定的概率,并且属于无法预见的因素。乙未按照甲的指示购买彩票,乙主观上不应认定为故意或重大过失。”陈国龙说,因为乙不仅没给甲买,也忘记给自己买,注意义务等同自己的情况就可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乙是不需要赔偿的。

张杨则分享了一件有偿委托的案例。杨某在英国读书,利用课余时间做代购赚取差价,好友邱某想让杨某帮其代购一块某奢侈品牌手表,大家对品牌、型号、价格等事项都一一谈好。邱某收到手表后认为手表真伪存疑,要求杨某提供购买凭据,否则就要求退货还钱。杨某始终未予提供手表的购买凭证。法院认为,杨某与邱某之间构成有偿的委托合同,杨某作为代购,应当保留购物小票等凭证以证明商品的真伪。杨某没有做到必要的注意义务存在过错,应向邱某返还购表款项并支付资金占用期间的利息损失。

“有偿委托提高了受托人的注意义务,在这类合同中,受托人因过错造成委托人损失的,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张杨说。

【法律知识多一点】

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涉及两方主体,也就是委托人和受托人。委托人往往基于信任或者专业信赖而委托他人替自己干事。

委托合同规定在民法典第23章,919条到936条,共计18个条文。

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另外,委托合同是非要式合同,无需书面签订,口头委托同样成立委托合同关系。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点,委托合同的委托人或受托人具有任意解除权。

制图 王思祺

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