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春风解心结,笠渎村里话和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0 11:07:00
官林镇笠渎村的法律顾问潘威,是村民眼中法治乡村的“守护人”。去年秋收时节,村里张阿婆与邻居王大伯因老宅旁一块闲置地界争执骤然升级——两家祖宅间原有一条窄窄的公用走道,多年来相安无事,但最近王大伯翻修院墙时,执意将墙基向外扩了半米,还砍倒了张阿婆精心照料多年的一棵老槐树。张阿婆痛心疾首,王大伯则坚称老树根系已毁其地基,双方从激烈争吵发展到推搡拉扯,矛盾越来越大。
潘威闻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并未急于评判对错,而是顶着烈日仔细踏勘争议地块,走访村中老人,查阅尘封多年的宅基地权属资料。在充分掌握历史脉络后,他耐心组织双方坐到村委会调解室,把厚厚的《土地管理法》《民法典》条文摊开在桌面上,条分缕析:“王大哥,您扩墙占了集体通道,按法律必须恢复原状;张婶,老树虽可惜,但确实危及房屋安全,依法可主张补偿。”严肃法条背后,他更以乡情为纽带温言相劝:“老槐树荫下乘凉的情分,难道抵不过这半米墙?几十年的老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啊。”
最终,潘威提出了兼顾法理人情的方案:王大伯主动退让恢复通道原界,并补偿张阿婆树木损失;村委会另择空地供张阿婆补种新苗。一场眼看要闹上法庭的积怨,在潘威抽丝剥茧的调解下春风化雨。
潘威的足迹遍布笠渎村的田间地头,他以法律为犁铧,深耕着乡村和谐的土壤。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里,正是无数如潘威这般的基层法治“播种者”,用专业与温情化解纷争,让法治的清泉真正流入百姓心田,浇灌出新时代文明乡村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