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食闻】浙江让更多企业尝到知识产权的甜头
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近年来,浙江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速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知识产权“生态圈”越来越优。浙江省质量标准和知识产权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发布的《2024年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省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万件,全国排名首次上升至第四位;全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1.57万亿元,占GDP比重达20.0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历史最高的86.59分。“今年,浙江将聚焦创新浙江建设,通过组建服务专员队伍、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建设境外知识产权公益服务站、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兴企行动等举措,更高标准打造知识产权强省,努力让更多企业尝到知识产权的甜头,得到知识产权的助力。”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六小龙”诞生在浙江,看似“忽如一夜春风来”,但背后的努力绝非一朝一夕。浙江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构筑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积极回应创新主体关切,主动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
聚焦专利转化中供需匹配效率低、市场化渠道不畅堵点问题,杭州市知识产权局在全国率先探索AI大模型赋能专利转化运用的路径。在4月22日举办的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浙江分会场活动暨浙江省2025年“4·26”知识产权日主题活动上,杭州市高校专利转化精准匹配大模型上线,汇集5万条在杭高校可转化专利数据、3.5万余条科技型中小企业基础数据、13万条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据以及企业主营产品、投融资等数据,构建专题知识库。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还发布了《浙江省人工智能专利布局与申请指引》,从申请前准备、审查特殊要求、国内申请途径、海外申请途径4个部分回应浙江省人工智能领域初创型科技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并提供了29个典型案例。
杭州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只要输入专利数据,就能深度分析企业经营信息与高校专利IPC分类号的一致性、企业需求与高校专利技术的匹配性、企业现有专利与高校专利的技术相似性等适配情况,精准构建高校可转化专利和企业实际需求的匹配度画像,智能筛选出适合实施该高校专利的企业名单,给出企业专利应用、技术开发、产学研合作等建议。
浙江企业“走出去”,离不开高水平、国际化知识产权服务的支撑。提升本土涉外知识产权服务能级,是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下迫在眉睫的重点工作。通过对接洽谈,浙江成功引进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国际化高端服务资源,与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合作共建了浙江涉外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实现知识产权人才、业务、资源等方面的强强联手,为浙江省各类创新主体,尤其是进出口贸易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国际化专业服务。
浙江还积极探索加强金融要素保障,构建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风险共担机制,以市场化手段提升企业海外纠纷风险应对能力。在知识产权日主题活动上,浙江省8个国家级知识产权快保护平台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各地分公司共同启动服务企业出海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合作项目。
此外,浙江省知识产权局还发布了进一步健全涉外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构建协同高效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创新开展“国内快速预审+海外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工作机制、贯彻实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合规管理规范》、加大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机构引培力度、支持商事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参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支持企业设立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互助基金等多项实招硬招,为浙江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支撑。
为帮助更多中小企业把专利变成“红利”,2024年,浙江启动促进中小企业成长“金种子”计划。该计划以专利为创新力评价标准,遴选中小企业进入培育库,分梯度培育,破解企业在对接技术、对接资金以及融链入链难等方面的核心问题。据悉,2024年,浙江省已培育“金种子”企业5000家,推动2365家“金种子”计划企业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8690件,实现59830件专利产业化。
在专利转让方面,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科技厅等部门联动开展高校、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点工作,累计盘点9.8万件存量专利,7.1万件进入全国专利转化资源库,6772件经盘点实现转化。2024年,浙江省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18万次,同比增长57.11%,转化规模首次位居全国第一;同时,累计发布专利开放许可声明1192次,达成开放许可2230次,同样位居全国榜首。
截至2024年底,浙江省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2.4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3.98件,同比增长15.3%;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万件,全国排名上升至第4位,同比增长27.4%。
作为数字经济大省,浙江省在数据知识产权改革方面同样取得了显著突破。2024年,浙江上线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服务平台“数知通”,建立了“运用意向精准推送、服务资源及时对接、转化通道个性定制”运营机制。截至2024年底,浙江共受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申请3.64万件,登记发证1.69万件,服务企业1941家,覆盖23个省(区、市)、83个行业大类。
浙江一直致力于为企业打造优良的创新环境。白皮书显示,浙江企业的发明专利获权速度显著提升,专利预审IPC分类号达到362个,居全国第二,覆盖该省“315”科创体系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全省发明专利快速预审量达3.04万件,同比增长203.2%。快速预审服务覆盖24.6%的发明专利申请。
截至2024年底,浙江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21家,数量居全国第一;累计建成97个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县域全覆盖;累计获批建设10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4家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和6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
(陈明珠 市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