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暖动物躁!这家医院近期接诊百余动物致伤患者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陈颖 杨静)“天气回暖后动物性格改变,近一个月来,医院动物致伤中心接诊了100多个被动物咬伤的患者。”通用技术航天医科湖南航天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黄扩军今日表示,动物致伤的种类包含犬伤、猫伤、蛇咬伤、蜂蜇伤、蜈蚣咬伤等,其中犬伤、猫伤居多。但近期蛇出没频繁,大家野外劳作或踏青时应警惕。
蛇咬伤“用嘴吸吮伤口”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近日在田间采摘野菜时,右手不慎被毒蛇咬伤,伤口处迅速出现肿胀,且症状持续加重。家属见状,立即将其送往湖南航天医院动物致伤中心。经医生详细诊断,确认其为蝮蛇咬伤。在医院的及时救治与专业处理后,刘先生右手肿胀、疼痛的症状得到显著缓解,病情也有效控制,目前正在逐步康复中。
动物致伤后,情急之下,老百姓习惯用一些偏方或不科学的方法来急救。黄扩军表示,殊不知,这可能造成二次伤害。比如民间流传的急救偏方“用嘴吸吮伤口”,就可能造成施救者中毒;刀割放血,可能会加速毒素扩散;草叶敷伤口,或许引发严重感染。更危险的是,超过60%的动物致伤伤者,因无法及时识别毒蛇种类而延误治疗。临床曾有外省某医院接诊的案例记载,患者误将矛头蝮蛇咬伤当作无毒蛇咬伤,自行处理8小时后才就医,最终导致其肾功能衰竭。
其实,我国分布的60余种毒蛇中,眼镜蛇科(神经毒素)可使人在1小时内呼吸麻痹,蝰科(血液毒素)引发全身性出血,蝮蛇(混合毒素)兼具双重杀伤力。毒液中的蛋白酶能在10分钟内溶解肌肉组织,凝血毒素会让血液变成果冻状。最新研究表明,五步蛇毒液中的金属蛋白酶,能直接攻击血管内皮细胞,这正是其导致组织溃烂的核心机制。
超过35%的严重中毒病例,存在延迟就医现象
黄扩军提醒,被动物致伤后,掌握“黄金30分钟救命法则”十分重要,具体步骤分四步走。首先,即刻制动,保持伤口低于心脏,减少肢体活动,可使毒素扩散速度降低70%。其次,解脱束缚,立即摘除戒指、手镯等物品,防止肢体肿胀后造成缺血性坏死。第三,压力固定,使用弹性绷带从咬伤远端开始缠绕(压力维持在40~70毫米汞柱),这项急救技术可使神经毒素中毒者的存活时间延长3倍。第四,精准记忆,用手机拍摄蛇体特征,切忌徒手捕捉,医学研究显示,准确识别蛇的种类可使抗毒血清使用效率提升90%。
目前,抗蛇毒血清仍是唯一特效解毒剂。值得注意的是,临床统计显示,超过35%的严重中毒病例存在延迟就医现象。当出现视物模糊、伤口渗血不止、酱油色尿液等危险信号时,每延误1小时救治,死亡率将上升12%。
“医院全年365天,无节假日24小时就诊。”黄扩军介绍,湖南航天医院动物致伤救治中心目前是湖南湘江新区疾病预防控制局动物致伤定点防治医院。自2018年成立以来,依托医院急诊科优质全面的医疗资源,动物致伤防治年就诊量达40000余人次并逐年递增,现为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狂犬病暴露后预防与处置临床培训基地、湖南省动物致伤防治联盟单位、湖南省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动物致伤专家组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