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拉萨一商超违规使用“生鲜灯” ,责令整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1:27:00    

执法人员检查冷冻食品。

商超生鲜区域使用生鲜灯。

执法人员正在开展检查。

近日,拉萨市民缯先生(化名)拨打本报新闻热线称,2023年12月1日起,我区禁止使用“生鲜灯”,但拉萨市城关区一商场超市生鲜区仍在使用。他认为“失真”的食品色泽容易误导消费者,购买时无法辨认真实颜色,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立即走访,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至拉萨市城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该局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前往该超市进行检查。记者也随执法人员一同来到该超市,对缯先生反映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核实与跟进。

群众反映有商超使用“生鲜灯”

日前,拉萨市民缯先生(化名)拨打本报新闻热线称,“‘生鲜灯’自2023年12月1日开始就禁止使用,但拉萨市城关区一商场超市生鲜区仍在使用‘生鲜灯’,麻烦记者核实调查。”

记者联系缯先生了解到,此前他去购物时,察觉到灯光与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照明灯不同,想到之前看到过有关“生鲜灯”的相关报道,他认为这可能就是“生鲜灯”,但因为并不具备专业的辨别知识与技巧,只是通过直观感受来判断。“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某类‘生鲜灯’,但是我并不确定,只是怀疑,所以联系你们想看看情况。”缯先生说。

“生鲜灯”是一种冷光源照明灯具,样式有常规的圆形灯、筒灯、轨道灯、条形灯、灯带等,光源以红亮光、白亮光、黄亮光等为主,普遍在大型商超及农贸市场、生鲜店等食用农产品销售区域使用,达到给销售的食品“美颜”的目的,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但也存在部分商家利用“生鲜灯”销售变质或者不新鲜的食材,蒙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在缯先生和众多消费者看来,“生鲜灯”就如同给商品加上了一层精致的“美颜滤镜”,那些生鲜产品在其照射下显得格外新鲜诱人。然而,这层看似美好的“滤镜”背后,隐藏着“以俊遮丑”的问题。“我记得2023年12月1日起,我区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就全面禁止使用‘生鲜灯’了,因为它很可能掩盖了生鲜本身存在的色泽不佳、品质下滑等缺陷,误导消费者购买,这种情况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不公平的,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缯先生说。

生鲜区顶端安装红光筒灯

日前,记者前往缯先生反映的超市进行实地探访。该超市生鲜区位于超市最里侧,进入后,映入眼帘的便是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的各类肉品,这些肉品被陈列在展台上。而在中间的一处展台上,色泽诱人的鸡爪、鸡翅等产品也是有序摆放着,清晰的分类与整齐的排列让人一目了然。

但记者发现,肉类展台顶端所安装的筒灯清一色为红灯光,而在红灯光的照射下,原本色泽较为平常的肉类产品显得格外红润诱人,纹理也似乎更加清晰好看。在水产区,记者同样发现使用的灯光颜色为白色或蓝色。“这些肉其实还是比较新鲜的,真的没必要使用‘生鲜灯’。使用‘生鲜灯’后,反而让人心生芥蒂,不想再来买了。”拉萨市民拉姆曲珍说。

在走访观察过程中,记者发现“生鲜灯”对商品展示效果影响较大。红光不仅改变了肉的颜色,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肉的一些瑕疵,一些在正常光线下可能不太新鲜的部位,在红色灯光的照射下会显得不那么明显。蓝、白色灯光会使鱼虾显得更加鲜活明亮、看起来更加新鲜干净。此类灯光虽然可以突出商品优点,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真实品质的判断。

“这些红色灯光可以让肉类看着更好看。”当记者询问起有色灯光的用途时,该超市生鲜区一名工作人员说。当记者提出有了灯光的“加持”,可能有些不太新鲜的肉类会更难分辨时,他表示超市不会售卖过期肉类。“我们买猪肉时辨别新鲜程度主要就是看色泽,比如猪肉颜色太白就是不太新鲜,但是如果用了‘生鲜灯’,会看起来红一点,食品颜色会失真。”市民德吉措姆说。

执法人员抵达超市开展检查

记者将走访时发现的问题,反馈给拉萨市城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反馈后,拉萨市城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作为,组织执法人员来到该超市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采用肉眼观察、对比自然光下产品色泽等方式,对每一盏灯进行严格甄别。经查,该超市确实存在使用“生鲜灯”改变生鲜肉等商品真实色泽的情况。

现场,执法人员责令超市生鲜区负责人立即改正,该负责人表示会将情况反馈至上级,并立即整改。同时,执法人员同步开展宣传工作,向该负责人详细解读相关法规政策,告知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设施误导消费者,增强其守法经营意识,自觉遵守规定,维护市场秩序。

拉萨市城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卓玛说:“禁用‘生鲜灯’以来,大部分经营者还是听劝的,截至目前在其他市场内我们还未发现使用‘生鲜灯’的问题。当然,不可否认,仍有部分经营者心存侥幸,会做一些‘小动作’。因此,除了例行检查外,日常在市场的其他管理活动中,发现有商户使用违规灯具,我们也会立即进行纠正。”

在目睹执法人员仔细检查,并耐心地督促、劝导商家整改“生鲜灯”使用问题的全过程后,68岁的多吉深有感触地说道:“‘生鲜灯’这种套路可不能有,必须得彻底杜绝!我们老年人平时哪能留意到这些啊,压根就不知道还有个‘生鲜灯’的说法,更不会去注意商家到底用的是什么颜色的灯光。以前我就被这灯光给误导过,在店里看着那肉色泽鲜亮的,可买回家后,孩子一看就说不新鲜,后来才知道是因为‘生鲜灯’,这对我们消费者的影响可真不小!”

快速判断商家是否使用“生鲜灯”

“亮度合适,肉色新鲜,效果非常好。”“我买的‘鲜肉冷白光’,照牛肉效果非常好。”“这个亮度我非常满意,照的猪肉颜色非常好。”……在某线上平台,“生鲜灯”销量最高的一家店铺下,评论清一色都是好评。在该商品详情页上,宣传语也是写的“照肉鲜嫩不发黄、肉色更红润透亮”。店铺经营者告诉记者,自家的灯光按照冷白光、隐形红等分近20款,符合大部分市场需求,可以放心使用。当记者提出“生鲜灯”被禁用的问题时,该商家表示,可以根据买家的不同需求,制作出既符合当地市场要求,又能让光线偏红偏暖的灯来。

2023年12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修订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我区同步实施。这一规定的出台,标志着“生鲜灯”这个公开的“障眼法”已被明令禁止,这无疑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有力维护。然而,仍有一些人抱着侥幸心理,试图在规则的边缘试探。

那么,如何在没有光谱仪的助力下,快速判断商家是否使用“生鲜灯”呢?卓玛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你伸出自己的手,在灯光下照一照,手掌手背都照一遍。你的手是什么颜色,自己最熟悉。如果颜色变红了,那么这个灯就有问题。目前执法人员通常也是凭视觉来判断,但是,如果要对违规商户进行处罚,我们通常会使用光谱仪。”

在此,城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违规使用“生鲜灯”将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者,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如若发现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可拨打12315、12345投诉电话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