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劳模郑海周:从“橄榄绿”到“火焰蓝”,他参与3000余次生死救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5 08:25:00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郑海周是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唯一获评“全国劳动模范”的代表。

他是两次披上战袍的消防指战员,是台风暴雨中托举生命的“超人”,更是扎根深圳市大鹏新区的“消防拓荒者”。22年初心不改,3000余次生死救援,从战场到火场,从汶川到“山竹”,他用血肉之躯筑起安全防线。日前,记者专访了郑海周,聆听他从“橄榄绿”到“火焰蓝”背后的故事。

初心如磐:两度披甲,赤诚不改

2003年,18岁的郑海周穿上“橄榄绿”,在消防部队书写热血青春;2015年,他因家庭变故含泪退伍,却在一年后以“政府专职消防员”身份重返战场。

“体能落后就练,技能生疏就学!”31岁的他每天负重10公里冲刺,用汗水浇灌出二次入队的“通行证”。从现役军人到专职队员,从“橄榄绿”到“火焰蓝”,他说:“变的只是制服颜色,不变的是刻进骨子里的使命。”

使命在肩:危难时刻显担当

2008年汶川地震,郑海周随广东消防部队抗震救灾突击队挺进震中,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在都江堰电厂宿舍开展被困人员搜救、物资转移和灾区防火的工作,后转战平武县进行转移村民、疏散安置、搭建帐篷和排险除危的任务。连续10余天的奋战,他一直穿梭于残垣断壁、受灾群众之中,徒手清理碎石、瓦片,力求抢险救灾任务万无一失。

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肆虐深圳,他冒雨攀爬楼房,用抢险服裹住啼哭婴儿,以身为盾穿越狂风暴雨。这段被媒体收录的救援画面,成为“火焰蓝”精神的最佳诠释。

22年来他累计接警出动3000余起,营救群众600余人,参与消防安全保卫883次,排除隐患险情978次,各类大型演练1500余次……这些数字,是他滚烫的忠诚勋章。

开拓者之路:从15人到200人的“大鹏奇迹”

2016年,深圳市大鹏消防救援大队组建专职消防队,郑海周带着15人小队白手起家。面对高强度体能考核下队员萌生退意的困境,他推心置腹的谈心化解队员的思想包袱,帮助3名队员突破自我考入“国家队”。9年间,队伍壮大至270人。他制定“体技能阶段提升”计划,用“国家队标准”锻造铁军,带领队伍荣获市级比武会操第二、队列会操第三。他说:“专职队不是‘备选’,是安全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郑海周当选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代表。他在履职期间积极走访、调研、座谈,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消防事业高质量发展。依托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群众面对面解惑、手把手指导消防安全知识,推动实现消防安全全民共建共治。

从青葱少年到消防 “老兵”,从 “橄榄绿” 到 “火焰蓝”,郑海周用 22年的坚守与奉献,诠释了对消防事业的无限忠诚。他以血肉之躯筑起安全防线,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劳动模范的篇章。

文 | 记者 郭思琦

通讯员 粤消宣

图 |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