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技术创新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07:10:00    

5月15日下午,在由教育部高教司指导、武汉大学承办的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高等教育平行会议上,同济大学以一段未来课堂展示让与会中外嘉宾直观感受大学课堂的数智化样貌。

本次平行会议以“智慧教育:高等教育教学体系重塑与超越”为主题,全球近150位政府机构、国际组织、高校和在线教育机构的代表参加。高等教育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思考在此碰撞,共识在此凝聚。

共识:数智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新引擎

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打造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新形态,是中国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一招。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高等教育都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当下,各国也纷纷选择将数字化、智能化作为推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引擎。

希腊教育、宗教事务和体育部高等教育副部长尼科斯·帕帕约安努认为,要将数字变革视为一项可持续的使命,而不是阶段性的项目。

对于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高等教育的具体目标,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指出:“如何以技术创新为手段,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数字教育成果更多惠及各国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文明进步,既是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也是世界各国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应有之义。”

行动:数智化加速融入高等教育各领域

清华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高校之一,2013年就启动了慕课教育。2023年起,依托在人工智能领域多年积累的研究优势,清华全面推动AI赋能人才培养。

“我们发现,AI在即时答疑、促进知识点掌握方面展现出优势,但在价值观引导、情感交流和复杂问题思辨等方面,教师所发挥的引领作用依然无可替代。”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说,“这迫使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技术赋能与提升大学自身价值的融合问题。”

当前,AI在智商(IQ)上取得显著进展,但在情商(EQ)上仍然存在不足,这限制了有效的人机交互协同。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介绍,澳门大学在AI研究中融合认知科学、神经语言学等,尝试开发能够识别、理解、模拟和调节人类情感的智能体。

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发展战略中,AI居于重要位置。该校副校长丽莎·赞贝兰介绍,2025级学生将在入学第一天起就接触AI素养课,同时学校开发了针对教职员工的系列AI专业发展项目和实践型工作坊。

助教、助学、助管、助研,在AI助力下,全球高等教育新范式正在加速涌现。

反思:呼吁全球合作共同应对数智化挑战

风险与红利并存,挑战与机遇伴生。在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变革的同时,各国高校并未忽视对技术陷阱的反思。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校长莫惠钫介绍,为了保证AI在教育过程中的正向使用,该校坚持3项原则:教师使用AI评估学生时,须告知学生算法介入的环节,并保留人工审核的最终裁决权;学生使用AI时须进行申报备案以确保数字诚信;所有教育类AI须通过教学增效与伦理风险的收益比评估。

AI的强大学习能力使不少人陷入“本领恐慌”,对此,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法布里奇奥·霍克希尔德表示,AI时代应注重培养学生的3项能力:一是全球视野,要提高学生对全球趋势的认知;二是人类更有优势的能力,如判断力等;三是对未来持续而复杂变化的适应能力。

多国与会代表呼吁,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国际组织、各国政府、高校、企业需要携起手来,共同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智能化改革发展。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18日 第02版

作者:本报记者 刘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