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夏日炎炎何处去,且赴江夏觅清凉
6月26日,2025年江夏区文化旅游发展大会隆重举行,江夏区委书记张斐向四海宾朋发出热忱邀约:“这里有看不尽的风景,说不尽的故事,享不尽的美好,让您来了还想来”。这场盛会不仅是文旅资源的展示窗口,更是江夏“文化名区”战略的生动注脚,当山水禀赋遇见人文深耕,当历史厚度碰撞现代活力,一座城的清凉密码正待解码。近年来,江夏高举“文化名区”战略旗帜,以文润城、以文出彩,在山水交融中书写人文璀璨,在美食飘香间诚邀八方来客。
漫步江夏寻惬意,山水人文皆画卷。绿荫如盖的青龙山、八分山,山风习习,是徒步纳凉的天然氧吧;千年金口古镇,青石板路蜿蜒,斑驳城墙低语,诉说岁月沧桑;中山舰博物馆,钢铁巨舰承载峥嵘岁月,在静谧空间感受历史厚重。青龙山与八分山的绿意,是自然写给都市人的清凉情书。金口古镇的城墙斑驳,镌刻着“楚天首县”的千年文脉。但江夏的魅力不止于视觉的盛宴,更在于让历史可触摸、让文化可呼吸。当您站在中山舰博物馆的钢铁甲板上触摸历史余温,或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仰望星河,便会懂得:这片土地的清凉,是山水与人文共同酿造的夏日特调,是“文化名区”战略最鲜活的注脚。
夜泊江夏品雅韵,戏楼老街慢时光。暮色四合,谭鑫培戏楼华灯初上,名家荟萃,丝竹悠扬,共赏文化盛宴;在江夏里·武汉老码头的烟火气中,尝一口弹嫩鲜美的江夏鱼丸,品一盏清雅回甘的本地绿茶,戏韵茶香里,凉风习习中,感受江夏独特人间烟火与文化韵味。如果说白日的江夏是一卷山水长轴,那么夜晚的江夏便是一阕流动的诗行,当丝竹声漫过青砖灰瓦,当鱼丸香钻进戏台下的竹椅,会突然领悟,所谓清凉,不过是让快节奏的生活在这里暂时停摆,让身心浸入一场文化与生活的双重疗愈,而这正是“文化名区”战略中“以文润城”的细腻表达。
躲进江夏觅清凉,舌尖美味解暑意。土地堂的西瓜,薄皮裹着蜜,一口清甜沁心脾,赶走夏天的燥热;梁子湖的鲜藕,脆嫩如玉簪,煨一盅清香藕汤,暑气顿消,满口生津。每一口,都是江夏夏日的专属限定。土地堂西瓜的清甜是土地的馈赠,梁子湖鲜藕的脆嫩是水乡的私语。但江夏的夏日滋味远不止于此。当您在湖畔农庄咬下第一口荷叶蒸藕,当您捧着冰镇藕粉穿梭于夜市人群,便会发现:这里的清凉哲学,是将四季风物化作治愈身心的良方,让每一口鲜甜都成为对抗暑热的秘密武器,而这份对生活的热爱,正是“文化名区”战略中“以文出彩”的生动诠释。
来江夏吧,逃离酷暑,拥抱清凉山水,沉浸人文雅韵,品味地道鲜香,在如画风光中,度过一个惬意舒爽、回味悠长的完美夏日。这里的清凉,是23℃的湖风,是5000年的文脉,是街头巷尾的人情味,更是一座城用山水人文写就的夏日情书——只待您亲启,共赴一场不期而遇的清凉之约,让“文化名区”的战略愿景,成为您记忆中最鲜活的夏日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淑曼(“青苹果乐园”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