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期货周报|黑色系商品集体走强,原油回归基本面主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09:4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翁榕涛 实习生 赖桂筠 广州报道

周内(7月7日至7月11日),国内大宗商品期货涨跌不一,黑色系板块和集运欧线大幅领涨,基本金属和农产品板块小幅震荡。

就国内期货市场具体来看,能源化工板块,燃油周下跌1.85%、原油上涨2.07%、碳酸锂上涨1.58%;黑色系板块,焦炭周上涨6.04%、焦煤上涨8.76%、铁矿石上涨4.30%;基本金属板块,沪银周上涨1.03%、沪铜下跌1.63%、沪铅下跌1.27%;农产品板块,生猪周上涨0.28%、豆粕上涨0.74%、棕榈油上涨2.48%;航运板块,集运欧线周上涨9.77%。

交易行情热点

热点一:政策预期推涨焦煤,供需宽松压制反弹

本周焦煤现货价格持续上涨,周涨幅达8.76%,收913.0元/吨。

自6月以来,焦煤累计涨幅超25%,7月初中央财经委会议首提治理产业“无序竞争”和“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市场敏锐捕捉到煤炭供给侧改革的强烈预期,“反内卷”政策导向带动焦煤价格反弹。

供给端的宽松格局仍未改变,在国内,6月“安全生产月”仅带来短暂扰动,7月煤矿复产进行中,周内国产炼焦煤产量回升;海煤进口利润修复,蒙古国国庆虽短暂影响通关,但蒙煤、俄煤进口能力充足,一旦利润驱动或政策松动,放量风险犹存。

在需求侧,钢厂盈利暂稳下铁水产量维持历年相对高位,提供刚需支撑;焦企利润微薄甚至亏损,对原料焦煤的采购强度和价格承受力有限;现货市场交投活跃,带动整体国内上游炼焦煤企业去库存化明显;低库存补库更多是刚需驱动,持续性有待观察。

恒银期货认为,当前双焦供给宽松成为拖累黑色系成本坍塌的核心,焦煤持续为下游让利,存在三大压制,一是随着焦煤价格反弹,国内煤矿自主减产动力或将减弱,供应压力或将回升;二是终端成材步入需求淡季,淡季累库若加速,可能倒逼钢厂减产,直接压制煤焦需求;三是供给侧改革的政策信号虽强,但具体细则、执行力度和见效时间存在巨大不确定性,仍需落地验证。预计7月焦煤市场或将处于“弱现实”与“强预期”的激烈博弈中。

中航期货认为,近期焦煤现货层面交投活跃,竞拍数据表现较好,带动库存去化明显,减轻累库压力,叠加本周股市不断创出阶段新高,提振外部氛围。多重利多因素共振下盘面延续震荡偏强运行,短期商品多头氛围偏暖,但下游终端需求层面提振有限,区间操作为主。随着焦煤价格的偏强运行,焦炭下方支撑趋强,钢焦博弈加剧,新一轮提涨开启。成本支撑下,焦炭盘面跟随焦煤波动。

南华期货认为,近期宏观氛围偏暖,双焦盘面强势反弹,投机需求进场锁货,现货流动性收紧,煤企纷纷涨价,焦化利润承压,一轮提涨已经开启,市场预计后续仍有1-2轮提涨。成材盘面强势反弹带动钢材期现正反馈,淡季钢厂利润不降反增,现阶段下游钢厂盈利良好,自主压减铁水产量的意愿不足,煤焦短期刚性需求有支撑,短期盘面或延续偏强震荡。中长期来看,前期停产的煤矿陆续复产,焦煤供需缺口收窄,去库斜率放缓。在没有出台需求强刺激政策前,内需仍旧承压,终端对高价钢材的承接能力有限,且高价钢材将影响后续出口接单,高铁水难以为继,一旦宏观情绪消退,投机需求释放将加剧黑链共振下跌。

热点二:地缘溢价消退,原油回归基本面主导

6月伊以冲突导致国际油价透支地缘溢价,至今已回吐所有地缘溢价。布伦特原油本周累计上涨3.09%,收70.63美元/桶;美原油本周上涨1.28%,收67.35美元/桶。

当前原油开始回归至基本面交易,地缘仍有波动,但溢价并不充分。基本面开始主导行情,在旺季需求下,全球供给偏紧支撑当前油价和月间价差维持强势,整体油价单边价格估值中性偏高。

供给端,7月5日OPEC+会议上讨论8月份增产事宜,有消息透露OPEC+将超市场预期扩大增产,基本维持供应及需求的增长预期。需求端,IEA在6月月报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将从103万桶/日大幅下调至72万桶/日,之前预估为74万桶/日。五矿期货分析师认为,原油整体供给端属于短期发运偏紧导致的旺季下强现实,但后续产量持续兑现的弱预期情况。

中航期货分析师认为,本周原油价格整体呈现震荡偏强的走势,主要是缘于供需结构预期改善的推动,一方面,尽管周末OPEC+宣布8月份增产54.8万桶/日,规模大于前几个月增产的量且超市场预期,但是当前市场已经对OPEC+增产基本计价交易,且OPEC+实际增产落地规模远低于计划,供应增长的压力及预期低于前期;另外一方面,三季度北半球进入传统汽油消费旺季,炼厂开工率不断走高带动原油消费,需求端边际改善预期对油价形成支撑。展望后市,原油“强现实,弱预期”的基本面格局将支撑近月合约走强,同时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带动市场风险偏好修复,预计油价短期延续震荡偏强的走势。

东吴期货认为,北半球消费旺季仍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支撑市场,抵御供应增加压力,令短期油价震荡稍强。但消费旺季顶峰即将结束,之后供应压力将逐渐增加,上方空间较为有限。

行业政策要闻

要闻一: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CPI、PPI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CPI和PPI数据。6月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0.1%,过去五年的季节性环比均值为-0.2%;核心CPI环比继续持平,同比继续回升至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6月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3.6%,环比持平、同比降幅走阔。

CPI同比转正,核心CPI环比持平,核心消费品CPI环比表现显著好于2023、2024年。具体来看,“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持续支撑耐用消费品价格,带动核心CPI同比小幅修复,而其中服务价格方面仍有待提振;食品价格拖累减弱;6月受伊以冲突等地缘因素影响,国际油价上涨带动能源价格。

PPI同比跌幅继续扩张,一方面,煤炭等能源需求季节性下行拖累黑色系价格;另一方面,部分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需求增加带动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对PPI环比带来支撑。“反内卷”政策强调综合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问题,带动焦煤、螺纹钢、玻璃等工业品价格率先反弹,但梁中华宏观研究分析师认为,这种价格修复更多反映的是政策预期而非基本面的实质改善,实际供需格局的优化、PPI表现可持续的改善还需等待实施细则的落地推进情况。

展望后市表现

能源化工板块

碳酸锂:供应端:一、国内外项目仍有投产/爬坡;澳矿季报公布显示主要矿山的CIF现金成本区间大概为230-565美元/吨,长远看供应过剩压力会倒逼矿价向成本靠近,不过近期矿端受益于锂盐价格回暖而抬升。二、目前辉石及云母产碳酸锂增加,盐湖锂也进入季节性高产,且随着期货市场套保机会的出现,此前处于低开工状态的多家锂盐企业纷纷恢复生产,预计7月碳酸锂产量仍将保持高位。三、6月智利碳酸锂出口至中国的数量环比略增,对国内供应有补充。需求端:受传统汽车销售淡季影响,动力端需求难以实现突破,磷酸铁锂材料及电芯的排产预期将有所下滑。然而,储能市场受益于关税下调,澳洲、欧洲户储补贴政策带动了海外增量释放,储能需求仍保持强劲增长态势。综合看,预计7月正极材料产量小幅度环增。(海证期货)

黑色系板块

铁矿石:原料端在利润驱动下需求表现较强韧性,铁水产量目前处于回落状态,预计回落速度和空间有限,钢厂利润情况尚可,生产动能较强,铁矿需求仍有支撑。全球铁矿发运近期有所减量,主要是澳洲发运前段时间受阻,港口库存去化速率较快,海漂库存较大,中期供需失衡压力较大,铁矿石下半年发运量预计增长较快,关注后续钢厂生产进度。短期宏观预期偏强,关注钢坯出口持续情况。(申银万国期货)

基本金属板块

沪铜:库存方面来看,LME库存增加975吨至108100吨;Comex库存增加7018吨至20.97万吨;SMM周四统计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较周一微增0.08万吨至14.37万吨,较上周四增加1.19万吨。需求方面,铜价快速下行,促进了贸易环节的活跃。(光大期货)

农产品板块

生猪:生猪现货多有下跌,全国均价下跌0.08元至14.90元/斤,生猪期价近强远弱表现分化,其中近月期价多有上涨。对于生猪而言,从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来看,一季度末生猪存栏环比下滑,但同比增加2%左右,考虑到一季度生猪屠宰量与去年同期大致持平,这意味着二季度生猪出栏将是近年来最低水平,但一季度新生仔猪有显著增加,这与去年10月中以来仔猪价格的上涨比较吻合,仔猪销量亦可以作为印证,这部分仔猪将构成三季度生猪供应增量。基于上述理解,我们倾向于二季度生猪现货有望坚挺,虽近期有持续回落,但预计其下方空间或有限,后期甚至可能出现反弹,而三季度生猪有望逐步进入新一轮亏损阶段,预计生猪期价有望持续近强远弱分化运行。(广州期货)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