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给孩子种下科学的种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07:14:00    

本报记者 贾 泓

当城西区行知小学五年级一班的王佳琪手捧着自己手绘的《绿豆种子发芽记录》,略显腼腆地向我们介绍自己的实验过程时,我们似乎看到了科学研究的种子,正在萌发出嫩芽。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们没有遇到生涩难懂的科学教育选题,但是却看到了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在学校里,随即翻开孩子们的科学笔记,无论是绘图还是统计,虽然笔触间透着稚嫩,但处处彰显着孩子们的认真。

孩子们说,科学笔记不像作业,更像是一种兴趣,充满了吸引力。思考研究的角度、查询资料、做实验或调查、整理笔记……在孩子们的心里不仅种下了爱好和求知的种子,更学会了科学探索方法,长出求索的嫩芽。

这些年,城西区从纸桥建造到过山车、热气球升空、电动纸船、点亮小屋、塔台搭建,携手为少年儿童提供了知识与实践的“桥”、探究与反思的“船”、洞察与瞭望的“塔”,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索欲在科学创新实践中被激发,科学的奥秘在快乐中被探寻。

我们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人才,当前的教育体系如何顺应时代需求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这是科学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也许我们并不知道未来科技的发展速度,但我们一定需要充满探索精神的创新人才,而在城西区,我们看到了科学探索的种子正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发芽。

《青海日报》(2025年04月29日 第5版:青报观察)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