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着汉服、观汉剧、品汉韵!永城市芒砀山“五一”打造汉文化狂欢盛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1:1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陈萌萌

云鬓轻摇流转古韵风华,汉风浩荡激荡芒砀青山。“五一”假期,永城市芒砀山旅游区以汉服文化、实景演艺、文创开发为核心,将厚重的汉代历史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文旅体验,吸引八方游客共赴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约,让“汉兴之地”焕发出全新活力。

霓裳羽衣 演绎千年汉韵的青春回响

晨光微露的芒砀山顶,画着《汉宫春晓图》的古墙前,身着交领右衽、广袖博带汉服的青年们衣袂飘飘,或执团扇倚墙而立,或持竹简谈笑风生,完美复刻画中场景,引得游客纷纷驻足,快门声此起彼伏。

“五一”期间,景区推出20余种涵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身份特征的汉服形制。既有彰显贵族气质的织金襦裙,也有体现文人风骨的直裾深衣,更有还原考古发现的素纱襌衣复刻版,搭配专业造型师打造的发饰、妆容,让游客瞬间穿越千年。

为增强互动体验,景区精心设计了多元场景:在“高祖迎宾”环节,游客身着汉服,以揖礼与“刘邦”行相见之仪,共饮仿古美酒;踏入《大汉礼乐》剧场,不仅能观赏沃盥、同牢、合卺等完整汉婚仪式,还能亲自参与其中,体验古代贵族婚礼的庄重与浪漫;漫步在汉风市集,耳边传来编钟与古筝合奏的《大风歌》,眼前是身着汉服的商贩吆喝叫卖,仿佛真的置身汉代市井。

“当我穿上汉服,学着古人的礼仪,才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与历史对话的感觉太奇妙了!”来自郑州的大学生李欣说。

值得一提的是,假期里众多大学生自发组成志愿者团队。他们有的身着汉服,化身“文化讲解员”,用生动语言讲述汉服知识;有的在景区各处进行古筝、琵琶表演,让悠扬古乐回荡山间;还有的参与到汉服换装服务中,帮助游客挑选合适的服装,为汉文化传播注入青春力量。

实景穿越 沉浸式体验历史风云

在《亭长捉贼》实景剧现场,欢呼声、呐喊声不断。“刘亭长,贼寇往那边逃了!”游客们与“刘邦”并肩作战,手持火把、盾牌,穿梭在模拟的山林场景中追捕“山贼”。不同于传统演出,观众不仅能反串“山贼”角色,还能通过完成特定任务,现场爆发出阵阵欢呼,不少游客直呼“太过瘾了”!

以芒砀山天然山水为舞台的《鸿门宴》实景演出,则以震撼的场面还原历史经典。随着鼓声响起,“项羽”“刘邦”等角色依次登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惊险情节在眼前上演。演员们精湛的演技、逼真的打斗场面,配合烟火特效,让观众仿佛穿越回楚汉相争的紧张时刻,不少观众屏息凝神,沉浸其中。

汉宫剧场内,《大汉礼乐》以恢宏气势重现梁孝王刘武大婚盛景。龙凤大鼓震彻云霄,编钟古筝雅乐绕梁,演员们身着华丽婚服,严格遵循汉代婚俗礼仪,从沃盥净手到同牢共食,再到合卺交杯,每一个环节都展现出古代皇家婚礼的庄重与奢华。而在《樊哙市集》,传统杂技表演精彩纷呈,“水流星”在空中划出绚丽弧线,“顶木剑”艺人技艺高超,引得游客跃跃欲试,现场气氛热烈。此外,媒婆“王婆”还会在大汉市集邀请游客参与趣味答题,助力“刘邦”“吕雉”喜结良缘,成功后更有喜糖、文创小礼品相送,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景区。

“带孩子看了这些演出,既玩得开心,又学到了历史知识,这样的旅游太有意义了!”游客赵丽丽说。

文创焕新 让文物“潮”起来

走进“芒砀礼物”文创店,以景区特色文物为原型的文创产品让人目不暇接。镇馆之宝《四神云气图》被设计成精美的丝巾、拼图,色彩绚丽,纹样栩栩如生;鎏金铜当卢化作金属书签,既保留文物神韵,又兼具实用价值;虎形玉饰变身小巧的开瓶器冰箱贴,可爱又有趣。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以刘邦形象为主题的微信红包封面,扫码即可触发AR特效,“刘邦”会从手机屏幕中“走出”,拱手行礼,还伴有《大风歌》的旋律,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

这些创意背后,是景区与多所高校设计团队的深度合作。他们深入研究文物特点,挖掘文化内涵,将历史元素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开发出涵盖文具、饰品、生活用品等多个品类的文创产品。景区还推出文创盲盒,将文物故事、历史知识融入其中,游客集齐盲盒后,还能通过扫码收听专业讲解,把文物故事“带回家”。

“我们希望通过文创,让文物从展柜中‘走出来’,走进游客的日常生活。”景区负责人介绍,芒砀山正探索“传统为魂、科技为翼”的文旅融合新模式。除了文创开发,景区还打造了汉服租赁、妆造、拍摄、剧演一站式服务链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协同发展。未来,景区计划建设“汉代市井生活”夜间实景街区,推出更多数字化、互动性强的文旅项目,让芒砀山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典范,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这里读懂历史、品味文化、收获美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