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简介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讲(函谷关,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关)

我和妻子从芮城永乐宫出来,沿中条山东行二十公里,过黄河来到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关隘名称,也是建置最早的关隘要塞之一。

函谷关位于崤山、中条山之间的咽喉,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沟通关西平原和逐鹿中原的重要关塞,始建于西周,无论从历史年代,还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函谷关都可以名副其实的被称为“天下第一关”。

我们来到关口的时候,天上下起零星小雨,只见广场中心一尊巨大的老子金身塑像,这函谷关应该是老子文化的发祥地。

公元前491年,一天早晨,函谷关令尹喜见东方紫气升腾,霞光万道,大呼:“紫气东来,必有异人过”,他站在关前等候,等了许久,果然见一银发飘逸的老者骑着一头青牛缓缓向函谷关而来,老子被尹喜留在函谷关,请求其归隐之前为后世留下文字,于是老子写下了洋洋洒洒五千言的《道德经》,成为传世经典。

乘上景区的摆渡车来到函谷关下,这是一处深谷,“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函谷关。”函谷关是一处产生成语典故最多的地方,紫气东来、老子出关、公孙白马、鸡鸣狗盗、玄宗改元、仙丹救民、终军弃繻等成语故事都在这里发生。

函谷关更是历史上重大战事的发生地,其中有十六次重大战役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七雄争霸,秦国依仗函谷关天险,难尝一败。楚汉相争,项羽战无不胜,打到函谷关前,抬头一看,关楼上遍插刘邦的旗帜。破关之后,项羽下令纵火烧毁了函谷关。后来,安史之乱、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等重大战事都在这里,抗日战争也发生了函谷关之战,函谷关历来都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其实,函谷关是古代崤函古道的一部分,崤函古道是指现在河南的新安县崤山以西,直至陕西潼关之间蜿蜒曲折480华里的古道。古人是这样描述的“绝岸壁立,柏林阴谷,殆不见日,幽深漫长”,古代函谷关关楼早已在战争中焚毁,新关楼1992年复建为双门楼,楼顶各饰有丹凤一只,又叫丹凤楼。

我和妻子登上关楼,又走进幽深的崤函古道,这条古道如今也是阴森森,不见天日。走在这黄土压成的蜿蜒幽长的小路上,我心里在想:这里就是老子骑青牛走过的古道吗?这里就是孟尝君闻鸡开关逃命的古道吗?

回来的路上,参观老子文化园,老子的历史地位真是了不得,黄老学说在中国延续了上下五千年,就连外国哲思也受到启迪。黑格尔说:“中国哲学中另一个特异的派别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点,这派的观点是道,这就是理性,这派哲学的发挥者是老子”。尼采写到:“《道德经》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我也喜欢道家的学说,但并不信仰道教,道家并不是道教,道家的存在从轩辕皇帝,甚至伏羲女娲的时候就开始了,它与中国历史同步,而道教作为宗教创建于东汉时期距今才一千七百年。

作家许地山说过:道的内容极其复杂,上自老庄的高尚思想,下至房中术,思想方面的道为道家,宗教方面的道为道教。道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非常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学习、继承和发扬。